“游戏是儿童最初认识世界的途径。”对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就是学习。在玩耍中,孩子可以自然而然的形成规则意识,提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适应环境、独立自主的能力。可是怎样陪孩子玩,才能既不打扰孩子的专注力,又能锻炼到孩子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呢?
1.跟随孩子的引导,成为游戏伙伴
很多时候家长在陪孩子玩耍时,总是不由自主地习惯“指挥”孩子:红色的积木应该放在这里;不要随便在地上爬来爬去!然而,这种指挥却限制了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
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我们大人进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就要以儿童的意志为主导,适当引导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游戏,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内驱力得到充分的调动。
家长可以先在旁边看着孩子玩,对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同步简单的描述。在孩子有需要帮忙的时候,给予孩子帮忙,帮助孩子达到目标。
2.融入孩子游戏中,创造沟通的机会
当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后,就需要抓住时机给孩子创造各种表达和锻炼的机会。
比如“轮换游戏”,家长和孩子一起设置游戏规则,并在自己玩的回合中,向孩子展示新的玩法。
同时我们要声情并茂地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发声等等,都可以作为表达的方式,从而锻炼孩子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积极回应孩子的沟通,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
3.提高游戏的多样性、复杂性
当家长和孩子形成良好的游戏关系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丰富玩具的玩法,锻炼孩子的联想和动手能力。
比如玩具小汽车不仅仅是开车,还可以给汽车加油、洗车、修车等等;或者开着小汽车去动物园、幼儿园、海洋乐园,然后再引导孩子这些场景中的玩法。
那么不同年龄阶段,家长可以陪孩子玩一些什么游戏呢?下面我就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进行简单的介绍。
婴儿期:充分的感觉探索
一岁半以前的宝宝基本上都处于探索期,这个阶段孩子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世界。
比如用手到处去触摸、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等。当然这个时候不要过多给孩子尝试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引起不适。
所以,家长跟这一阶段的宝宝互动的时候,陪玩的重心应该放在感觉运动类和探索类的游戏中。比如:
扔球、捡球;从装满各种玩具的盒子里找出某个玩具;躲猫猫;手影动物;毛巾裹裹;手印画、脚印画;照镜子等。
1.5-3岁:丰富的建构类游戏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都有了提升,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是语言能力大量发展的时期。
这时我们可以跟孩子玩简单的建构类游戏,比如简单的积木拼搭、积塑、拼图、橡皮泥、涂画等,例如:
积木拼搭、乐高游戏;堆沙子、玩泥巴;乱写乱画,涂色游戏;阳光隧道,蹦床跳跃;简单拼图等。
当然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积累充足的语言信息。
3-6岁:培养想象力
4岁左右是象征性游戏和想象游戏的爆发阶段。此时孩子可能会很喜欢玩很多假扮游戏。比如今天假装自己是妈妈,明天又假装自己是老师。
家长在陪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玩假扮游戏的时候,可以模仿孩子玩耍的方式,为孩子提供适合的“道具”供他们进行想象中角色的扮演。
同时,4、5岁的孩子也可以玩规则类的游戏,他们能够在多人游戏中遵守游戏的规则,并且进行合作和互补。
这对孩子的理解能力、指令服从能力、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都有帮助。
假扮游戏、木偶游戏;折纸游戏;节奏跳跃;蒙眼听声音;复述故事、讲故事等。
此外,家长还需给到孩子充分的肢体活动类的游戏,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学点:4个 人气:628
教学点:4个 人气:546
教学点:4个 人气:419
教学点:4个 人气:410
教学点:4个 人气:362
教学点:4个 人气:33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苏州金色雨林少儿感统训练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