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点复习
笔记,是自学考试复习过程中的一个总结,是学习的精华所在。在自考复习的过程中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更是考前复习的一个重要资源。对此,职英教育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0年成人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重点,帮助各位考生建立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强化记忆,轻松备考。 第十七章 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本质、结构和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一个这样的观点:即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要善于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外来优秀文化中国化、让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此加速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使中华民族重振雄风于世界。 第一节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概念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由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广义的文化是以各种各样民族的、区域的、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它的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它映现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它具有三个特点: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多样的形态。 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 人类与文化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关系。一方面,人类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又具有超越主体的客观形式,具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人类社会特有的遗传机制。 文化的发展从总体上划分为两个阶段:1、建立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上;2、建立在“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上。 • 文化的发展是人发现人自身的过程,文化成果又加速社会的发展。 三、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唯物史观基础上阐述文化与社会和人类相互关系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P694-): 1、人类改造世界和改造人本身的活动是文化的起源和基础。2、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的标志和准绳。3、文化是具有自身利益相对独立性的“自己构成自己”的过程。 西方文化哲学的四种类型:理性主义的文化哲学、自然主义的文化哲学、结构功能的文化哲学、符号主义的文化哲学。它们的局限性主要有(P696-):1、无限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2、夸大了历史的偶然性而否认历史的规律性。3、夸大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运用范围,抹杀了文化进步的内在标志。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一、文化的分类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文化本身领域看,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 从文化的主体承担者看,文化可分为个体、群体、民族、世界文化。 从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文化可分为主、亚、反文化。 从文化的发展看,文化可分为原始、古代、现代以及未来文化。等等。 文化和文明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二、文化的一般结构 思考:什么是结构? 文化结构指文化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联结方式。 文化系统的表层要素,是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背后,是人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活动方式,即“活动模式”或“活动样式”。 从文化产生过程看,文化是人们活动模式(经验)的保存和传递。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主要在于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活动方式。 在活动方式背后,是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表现的“文化观念”。 文化产品、活动方式、文化观念是构成文化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不同类型的文化在基本结构上的共性,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唯一性,并不排斥文化的民族性。 三、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具有信息功能;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具有认识功能。 第三节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性、新旧交融性等特点,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文化中的缺陷、糟粕又造就消极落后的国民同性。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极其重要的内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我们要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三、文明(civilization)是文化进步(advancement)程度的标志(sign,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程度。
教学点:1个 人气:980
教学点:1个 人气:790
教学点:1个 人气:761
教学点:1个 人气:686
教学点:1个 人气:668
教学点:1个 人气:637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成都职英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