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学科的二轮高考复习备考中,把握“四度”,引领学生高效复习、精准备考是关键。
以大概念重构知识体系,扩充知识广度
一轮复习后,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在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进行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以解决问题。因此,二轮复习备考不能再像一轮复习那样把教学重点定位于具体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复习面面俱到,而要立足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有更高的立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外,还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形成上位的学科思想和观念,从而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跳出具体知识点,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可以借助学科大概念这一工具。学科大概念就像知识的黏合剂,发挥着“魔术贴”一样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根据不同层级的概念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能从整体的、核心的、更上位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学生心中有图(思维导图),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就能多角度地思考;学生笔下有路,就能胸有成竹地展开每一个角度,做到有条有理,有根有据。
从近几年实施新高考、使用新教材的省份的高考试题来看,试题往往会融合多个模块的知识进行考查,如2022年高考山东卷试题的第17题,要求学生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方面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教师和学生在用大概念重构知识体系时,要把握好知识间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复习。
比如,在进行“经济全球化”这一单元的二轮复习备考时,教师可以尝试用大概念带领学生重构“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体系。“经济全球化”这一单元包含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认识经济全球化、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以及综合探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同时也要把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纳入进来。通过概括提炼出“经济全球化”这一单元的大概念: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世界发展,并把握好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世界发展。在三个大概念的引领下,进一步用不同层级的概念来构建明晰的知识体系。此时也要把时政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1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在理解和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思政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控“经济全球化”单元内容和相关内容,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
以真实问题情境培养高阶思维,拓展学习深度
学科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是经得起学生持续思考和理解的内容,是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能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应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真实情境,围绕主干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专题的二轮复习备考中,教师以“雅万高铁的开通及其产生的影响”这个话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雅万高铁擦亮中国高铁“金名片”,推动我国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情境,设计第一个问题: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雅万高铁是如何擦亮中国高铁“金名片”、推动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紧接着,以雅万高铁的建成和运营对印尼经济社会的影响、对区域的影响为情境,设计第二个问题:雅万高铁为印尼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正能量,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最后,用“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产业链构建、四届进博会等事例,表明中国一直用行动向世界表明坚定的开放决心”。近年来,西方某些政客宣扬“产业链去中国化”与“中国脱钩”等言论,设计第三个问题时可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针对西方某些政客的言论进行驳斥。在真实情境方面,三段材料均围绕雅万高铁的建设运营进行创设,且三段材料有梯度,让学生对雅万高铁的建设运营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在问题的设计上,从雅万高铁如何推动中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到雅万高铁对印尼、对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再到驳斥某些政客的言论,三个问题承前启后,层层递进,带领学生进行持续的思考和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和知识迁移能力,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以议题为抓手打造活动型课堂,彰显育人高度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应采取“活动型”教学方式,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课程化,要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开展学习活动,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为旨归,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议题应该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因此议题的确定不是随意的,要彰显一定的立意高度,要强化价值引领,要有思辨性。围绕议题开展活动,活动设计要立足真实情境,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承续一轮复习的“问题探究”,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在进行“经济全球化”的二轮复习时,教师用“雅万高铁”的新闻视频导入,并设计任务: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新闻的中心意思。从学生的概括中,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这节课的总议题:雅万高铁如何演绎“一带一路”共赢故事。围绕雅万高铁对中国、印尼以及“一带一路”的影响和某些政客的言论,分别设计了三个分议题:雅万高铁如何擦亮中国高铁“金名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雅万高铁如何创造新机遇,彰显“一带一路”感召力;我国如何融入大趋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接着针对分议题又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前一个探究活动为后一个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借助第一个环节“知识体系构建”的脚手架,在阅读教材、回扣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三个梯度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在合作探究中、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会经历分析、判断、综合、质疑、证明等一系列深度学习过程,不仅有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使用,有问题的解决、思维的深入、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也有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有对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同。
以教师丰富的教态语言传递爱的力量,体现思政课温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能是填鸭式的“灌输”,也不能是学生单向度的“聆听”,而应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互动交流中激发思想的火花,引起心灵的共鸣。在二轮复习备考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教师的言行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思政课教师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以丰富的教态语言传递爱的力量,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能让学生心灵产生很大的触动,教师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真切感受到二轮思政复习课的温度。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广铁一中政治教研副组长、高三备课组长和广东华侨中学正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4日第6版
作者:钟海燕 陈春芳
*文章素材来源于中国教育报,经小编整理后发布,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教学点:1个 人气:1037
教学点:1个 人气:641
教学点:1个 人气:522
教学点:1个 人气:451
教学点:1个 人气:434
教学点:1个 人气: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