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高考”文综试题中,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占了学科总分的一半,因此做好选择题是高考历史学科得分高低的关键之所在。但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选择题是让学生丢分较多并且较为头痛的部分,究其原因除了基础知识不牢固之外,没有掌握好的解题方法也是其原因。
高考历史选择题失分的原因
在高考中,当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主观题得分一个得10分,一个得9分,一个得8分的时候,学生在主观题上得分的分差充其量也就是2分左右的差距,但是考生在选择题上错一个就是4分,两个就是8分。
因此选择题得分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学生总成绩的高低。在考试中,造成学生选择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题目所给出的材料阅读不完整,不能掌握材料中的历史情境,断章取义。
2、仅凭材料中的一句话、一个关键词解题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3、审题不准确,看错题目的设问要求造成失分。
4、不能将理论灵活运用,理论与材料、历史现象脱节。
高考历史选择题分类
(一)史料主旨型选择题
【命题特点】史料主旨类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的考题,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
【解题方法】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
“读”就是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
“找”是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
“联”是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析”是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注意:
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
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
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二)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
【命题特点】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教材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与文字史料型选择题相似,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读:通过阅读题干,确定历史现象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联:根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阶段特征;
析: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判断和选择。
(三)图表类选择题
【解题技巧】
1.“三看” :
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四)概念型选择题
【命题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
【解题方法】
①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②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
③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④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五)比较类选择题
【命题特点】
比较就是将同类或者相近之间事物的对照,同类现象对照,也可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差异,还可以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比较,找出它们各种的异同。
【解题方法】
简言之,就是找出最符合题目的选项。
一是注意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求同"还是"存异";
二是分清比较类型,明确是异同比较还是变化比较;
三是联系所学,结合材料信息,在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确立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
教学点:2个 人气:947
教学点:2个 人气:786
教学点:2个 人气:612
教学点:2个 人气:566
教学点:2个 人气:554
教学点:2个 人气: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