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相关资料,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第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C
3.D
4.D
5.A
6.A
7.B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C
15.D
16.D
二、多项选择题:第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ABD
18.ACD
19.AC
20.BC
21.ABD
22.BCD
23.ABCD
24.ABCD
25.ABC
26.ABD
27.ABD
28.ACD
29.ABD
30.ABC
31.ABCD
32.ABCD
33.ACD
三、材料分析题:第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34.(1)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目标动力和检验其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发展要经过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要求我们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历两次飞跃,认识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要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一切从实践出发,不断发展认识。因此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下的过程,就是要求我们要勇于实践,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再通过思考研究加工为理性认识,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
(2)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不同性质,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全面看待和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5.(1)本题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从根本上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现代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大自然恢复其活力,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体系的带动下,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循环利用,生态价值就会转换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向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只有经济和生态的协同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真正建立起从经济到生态的优势转换,更好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万物同源,和谐共生。一方面,作为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紧密互利、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体现了与物共适、美美与共的有机整体世界观和生命观。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是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发展的良好互动状态。另一方面,自然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
我们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系统治理、以人为本,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世界范围内高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旗帜,建立绿色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消耗的新型人类文明。
36.(一)(1)在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条跌宕起伏但是臻于成熟和自信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从党成立之初对传统文化“激烈地批判”,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批判地继承”;在党成立初期,就提出了以“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使得红色文化这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新形态有了长足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完整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基本形成,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正式形成。
(3)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改造和利用”,党形成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文物活起来”等。红色文化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典型和榜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4)改革开放时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初期,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红色文化也实现了思想解放和复苏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世纪之交,红色文化的主题迅速转变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创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文化建设只要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就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江泽民在三个代表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养分,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总之,红色文化不但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的生命与活力,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思想文化历史养料,提供着文化支撑。
(二)所谓“古今中西之争”实质就是指如何看待古代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问题,也就是有没有文化自信的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实力和底气来自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成就、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加大文化投入,取得了突出的文化成就。所以,我们更有条件破解中西古今文化之争。
37.(1)理想和现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想和现实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我们要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注意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艰苦奋斗中化理想为现实。
(2)新时代青年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8.(1)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或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和“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处在十字路口、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均可),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不断加大。并且,少数国家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抬头(任何两个均可)。但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题没有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是不同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互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顺应民心民意,各国应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现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一带一路”为重点,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或者人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以“三大全球倡议”为依托,向世界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启示:中国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果为国际合作开辟新方向,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了新动力,沿线国家实现合作双赢;为全球还处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模式的全新选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创造政治互信的氛围,有利于加强和稳固国家间的政治合作;有利于各国传播和接纳他国的优秀文化,倡导文化多元,促进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超越意识形态分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教学点:1个 人气:141
教学点:1个 人气:115
教学点:1个 人气:101
教学点:1个 人气:96
教学点:1个 人气:90
教学点:1个 人气:8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13689084116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成都启航考研辅导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