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准备23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对考研有什么迷茫的、纠结的、不知道从哪下手且还挺百感焦虑的,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大纲:9月中旬。
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一般为9月下旬,正式报名时间一般为10月。
网上预报名成功之后,正式报名阶段不需要重复报名。从2019年开始,研招网报系统优化了报考步骤,将网报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填写报考信息”两大步骤。
其中,“填写考生信息”一般从9月中旬开始,考生可提前登录网报系统进行考生信息的填写与修改,不需要在网报开始后一次性填完所有报名信息,可提高网报效率,可提前填写并校验学籍学历信息;“填写报考信息”只有在报名时间内才可以操作。
各个学校、专业会在这个时间公布今年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学费、奖学金、联系方式等等。
专业目录则包括招生的学科、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以及参考书。
提醒:盯紧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盯紧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2、预报名:9月下旬。
登录研招网进行预报名、缴费。只要缴费成功就算报名。
3、网上正式报名:10月中下旬。
同样登录研招网,对预报名的信息进行确认。如果信息需要修改,也在这个环节完成。
4、网上确认
确认环节和报名环节一样重要,逾期不能补。
同样在研招网的报名板块,需要你提交身份证信息、学生证信息、个人证件照、在读证明等等信息。
有些省份是线下确认,但受到疫情影响,大部分省份都改为了线上。总之,盯紧研招网的官方信息、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和自己学校的相关通告。
5、打印准考证:12月19日-28日。
现场确认 打印准考证
11月,考生须进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12月,初试前夕,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同样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试》,一定把电子版存在手机里,纸质版多打几份。查分和复试都能用到。
6、初试:一般12月第三个周末。
第一天
上午:政治
下午:英语
第二天
上午:数学or专业课
下午:专业课
7、初试成绩查询:2月中旬。
差不多是元宵节前后,所有大家还是能过开心的春节。同样是锁定研招网、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及时查分。
8、国家线&复试线公布:3月。
国家线:3月中旬。34所自划线学校(985)公布复试分数线会比国家线早,如果大家过了国家线,但是没有过复试线,就需要尽早安排,决定是二战还是参加调剂,如果是调剂,就需要抓紧联系学校。
复试线:3月下旬。每个学校的公布时间不同,复试线公布后,一两天内,复试名单也出来了。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区二区分别具体详见《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定向与非定向......8大考研常识,你清楚吗?》。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3-4月,招生单位会公布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网站公布。
考生调剂基本条件:考生要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调入专业要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考生的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注意:其他调剂基本条件请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关于调剂的基本要求、常见问题、注意事项等考生关注的问题,可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在考试当年最新发布的调剂专题。
9、网上调剂:3月下旬-4月。
如果的目标院校是自主划线院校,分数高于国家线,但是又低于目标院校,不想二战的话,这个就要多查看各大院校的研究生官网。会有不少院校、专业招生未满,大家可以调剂过去。当然不要以为调剂很轻松,要多看网页、多打电话,及时联系。这个时候就要拼手速。
10、录取通知书:6月-7月。
由各个学校自行安排,没有统一时间,具体可以向学校打电话咨询。
教学点:4个 人气:576
教学点:4个 人气:368
教学点:4个 人气:329
教学点:4个 人气:312
教学点:4个 人气:306
教学点:4个 人气:297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昆明新东方大学学习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