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染,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我们为家长们准备了这份夏季常见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指南,一起来守护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一)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二)接种疫苗
现有的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三)积极防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每天细致检查小儿口腔、手、足、臀部、膝盖等处有无红疹、水泡疹及溃疡,同时观察小儿有无发热、流口水、拒食、精神不振、哭闹不安、恶心、呕吐等情况。当怀疑有手足口病情,及时到专科医院的专科门诊处就诊、咨询。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常见于1~7岁小儿。
1、家里和学校都需要做好保健、卫生防御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
2、各位家长需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孩子出现疑似病情,如:高烧、咽红、食欲不振等,请第一时间做好在家隔离,并主动告知班级老师,以便班级进一步加强消毒措施;如孩子在学校出现疑似病情,学校将在进行隔离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请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学生隔离治疗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细菌性痢疾通过粪-口途径,通过食物、水、粪便、污染的食品、玩具、用具而传播。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教育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在疫区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在疫区不要参加婚丧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动。应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切实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对重点行业人群应每年进行卫生知识或强化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钱币、脸盆、键盘、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急性血性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检查发现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乳头滤泡增生,球结膜周边性充血,有时水肿及结膜下出血,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要确定病源需作分泌物涂片进行细菌和细胞学检查。
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它们的目标,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6~10月),要注意防范。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给小孩准备自己的毛巾,不要和别人混着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小孩,要特别的注意。
2、不要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免交叉感染。
教学点:3个 人气:456
教学点:3个 人气:269
教学点:3个 人气:263
教学点:3个 人气:255
教学点:3个 人气:251
教学点:3个 人气:21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重庆天宝乐幼儿园”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