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论述段落是最能够体现学⽣对⽂章问题的分析能⼒和表达能⼒的,但因为应考,因为时间问题使得我们都不是特别重视这⼀点。在这⾥需要给⼤家讲的是如何对⼀个观点(在这⾥指分论点)进⾏详细阐述和说明。
我将中间的论述段落分为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分论点的写作和论述部分的写作。但是⽆论怎么写,都应该注意写作的逻辑。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包括两种:⼀是分论点之间的逻辑,是递进还是并列;⼆是分论点都应该统⼀指向(论述)主论点。否则这篇⽂章的逻辑就有问题。这个⼤家⼀定要注意!如此,我们⽂章的主标题、副标题、主论点、分论点才能够保持⼀致,这样我们⽂章的逻辑才是紧密的,写作的思路才是清晰的,接下来的论述才能做到充分。
分论点写作技法
其是⾮常重要的,⼤家⼀定要好好的推敲分论点。⼀般⽽⾔,我将分论点的写作分为3 个步骤:⼀句话概括、改变句式、进⾏加⼯润⾊。⽆论如何,⼤家都应该在每⼀个论述段落中将你的论点较为清晰的展现给⽼师,让⽼师⼀⽬了然的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
1、⼀句话概括(简单句、万能句)
这是我们在具体写作之前,已经将我们的分论点形成的基础。只有能够⼀句话概括出我们的分论点,才能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不会“乱”。这是分论段落最基础的部分。
例如:在评论主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物设置表达主题、道具运⽤表达主题、细节刻画表达主题等。这就是⼀句话概括。很显然,这个有点太简单话了,太⼩⼉科了,太呆板了。所以我们才有了第⼆点:改变句式。
2、改变句式
其实就是⼩学时候的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如此能够稍微的改变⼀下“⼀句话概括”(万能句)的“呆板”,也就使得别⼈在读起来的时候感觉“灵活”了些。
例如:上⾯的,我们将改成为:⼈物设置表达主题、主题的表达可以从道具运⽤的⻆度来阐释、细节刻画也是影⽚主旨表达形式的⼀⽅⾯。这样的句⼦,让⼈读起来的,感觉“灵活了”很多,并且也让⼈感觉舒服了。
3、进⾏加⼯和润⾊
其实就是对上⽂中那种⼲瘪的句⼦(语⾔)进⾏修饰。如此改头换冒、换汤不换药 的形式,让⼈感觉⽿⽬⼀新,并且论述点也明确。
例如:剧情⽚中⼈物是影⽚故事讲述的核⼼,是影⽚主旨表达的命脉,成功的⼈物塑造便可以将影⽚的主旨于⽆声中予以向观众传递。电影 xx 中的⼈物便是如此。
论述部分的写作
论述的部分的写作实际上是最能体现学⽣的分析能⼒和表达能⼒的⼀个考核点,因为其需要学⽣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对“论点”的阐释和说明。具体⽽⾔就是,根据论点找出论据,并且对论 据进⾏分析和阐释,以达到论述论点的效果。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定要注意的是你所找的每⼀个论据 都必须是指向你的分论点的,如不能论证分论点,那就说明你的逻辑是有问题的。
由此,便形成了我们在课上所讲的:what !why !how。
①what(电影本身体现)
你看到了什么,具体⽽⾔就是你是通过什么样的视听语⾔看到了什么。
影⽚/创作者/导演 通过对 xxx 镜头/场景/道具等的运⽤。【what】
②why(创作者的表达)
是指为什么要⽤此视听语⾔来表现,具体⽽⾔就是创作者运⽤此视听语⾔的
功能和作⽤。以此表达/表现/体现/寄托/给予/揭示/反映/呈现/寄予 xxx 的情感。【why】
③how(对观众的影响)
也就是如此拍摄所达成的效果是啥,具体⽽⾔是指对观众的影响是什么。
进⽽使得观众在xxx(情感)⽅⾯予以关注,引起的是观众在xx 情感(⻆度)上的共鸣,从⽽促使他们在 xxx 的思考/终极思考。【how】
说明:我们的 why 和 how 并⾮必须区分开来写,很多情况下,论述部分的 why 和 how是可以⼀起说明的,并且 what、why 和 how 的顺序也可以改变的。⼤家需要做到活学活⽤。
注意事项
1、分论点的提炼还有很⼤的问题,⼤多数同学还不会提炼和总结,并且在具体表达的过程中还是过于“死板”,模式化,不能够做到活学活⽤,也不能够做到智慧的模仿。
2、语句中充满着病句,读起来拗⼝,甚⾄还有很多的错别字。若出现在⾸段或者每段的⾸句话中很危险的。
3、叙述的部分很多,评论的话语却很少;⽽应该多⼀些评论,少⼀些复述。这是评论⽂章不是叙述故事的⽂章。
4、具体论述部分的语⾔还有很⼤的提⾼空间,⼤多数的语⾔读起来像⼀⽚读后感---主观话语太多。尽量的把“我”“我们”“如”“⾸先、其次”这样的话语转化⼀下。要使语⾔让⼈看起来是⼀种客观的表达。
5、对视听语⾔的理解不透彻,或者说是压根就没有记熟练。更别说要较为熟练的掌握和运⽤了。有很多同学在⽣搬硬套视听语⾔,对于视听语⾔应该要做到活学活⽤的,⽽不是简单罗列。
6、当然最严重的是,有很多同学在论述的过程中慢慢的“迷失”了,写着写着都不知⾃⼰在论述什么。这是最可怕的。说明并没有真正理解好,何为论点、论据,以及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述部分的范例
1、从叙事⽅式论述------评冯⼩刚的电影《⼀九四⼆》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瑕不掩瑜,从整体来看,【段落之间的连接词】影⽚《⼀九四⼆》已经具备了宏⼤历史叙事的规模,让⼈在这种叙事中体味悲天悯⼈的情感。【此段落的分论点】其通过两条主线(⼀个村庄的饥饿与逃荒、国⺠政府的⾏为⽅式)与三条副线(⽇本侵略者的侵略、 对信仰的建⽴与绝望以及记者⽩修德采访和拯救⾏动)。【论据部分,即what】这⼏条线索,最终因为⼏ 百万灾⺠共同的悲惨命运,凝⽽为⼀,使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戏剧张⼒。也正是这中错综复杂的叙事线 索,使其看上去零散,但恰恰是这种散点式的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线性叙事和历史时空构成的⽭盾,不仅展开了宏观的视野,预设了更多的⻆度,⽽且使我们真切感觉到虚幻的光影之中历史真相质感的存在。同时,它虽从⼤处着眼,但却从⼩处落笔,创作者只是通过很细微的场⾯,却能给予我们丰富的联想或强的震撼,感受到灾难中对⽣存的渴望。【论述部分,即 why+how】
2、从⼈物⼊⼿评论------评电影《神探亨特张》
影⽚摘掉了萦绕在警察身上的光环,让观众重新认识到普通⺠警的⽣活真相,以此利于影⽚忧郁情感的表达。【论点】昔⽇带着光环的警察们在影⽚中的表现却并不是如此,他们吃⽅便⾯和路边摊、不分昼夜地跟踪巡逻、⾯临着被百姓误解谩骂、恐吓跟踪,甚⾄殴打的窘境。【what】作为警 察,张惠领并没有⾃居于道德的制⾼点,⽽总是试图以对等的身份来⾯对罪犯,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对那 些既可怜⼜可恨的⼩⼈物给予最⼤程度的理解和同情。他⼀⾯不遗余⼒抓捕、严惩罪犯,⼀⾯⼜对罪犯的 亲⼈慷慨相助,在职业道德与个⼈良知的天平上不断摇摆游移。【why】也正是在此导演对英雄的诠释转变 了⼀种⽅式:张惠领已经不再是令⼈⾼⼭仰⽌、难以企及的对象,⽽更像是我们⽇常⽣活中的邻家⼤哥。他们有着硬汉的刚强品格,也有着压抑、苦闷、⽆助等普通⼈在⽇常⽣活中所具有的⼼理特征。也正是由 此,我们从警官张惠领的身上看到了那份责任的沉重和那份忧郁情感的表达。【how】
3、从道具⼊⼿评论------评电影张猛电影《钢的琴》
钢琴作为线索式的道具在影⽚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与加剧戏剧冲突的⽭盾关键, 创作者利⽤⽆⽣命的乐器将故事说得活⾊⽣⾹,从⽽将影⽚主题向观众予以表达。【how】影⽚开篇就扎扎 实实铺垫了⼥⼉喜好钢琴且琴艺优异的伏笔,也使得⼥⼉“谁给我钢琴我就跟谁”的童稚的理由⽔到渠成;接下来展示陈桂林寻觅钢琴的过程则更加层次分明,极富张⼒---起初是最稀松平常的“买”,于是他四处借 钱,奔波劳碌,但毕竟⼤家都是下岗的闲⼈,⼿头不阔绰,⾦钱短缺的压⼒促成了第⼆招---“偷”,⼀帮哥们借着酒胆⽢冒法律之⼤不韪,但却并⾮如意,⽽是⼈发现,正当⼤家被追的四处“逃窜”时,陈桂林却雷打不动地依偎着钢琴,在⼀种超现实主义的背景下弹奏⼀⾸五味杂陈的凄怆⼼曲。屡战屡败的打击下,故事产⽣了强⼤的向⼼凝聚⼒,陈桂林选择靠⾃⼰来“造”⼀架钢琴【what,其不仅仅复述故事】---⽗亲的⻆⾊以天职的爱⽴于⼥⼉⾯前竟是⼀种叫⼈⼼疼的温吞卑微甚⾄唯唯诺诺,⽽毫⽆功利掺杂的⾎缘亲伦造就的超现实的浪漫主义⾏径也让陈桂林坚毅执著的奋不顾身有了感⼈的说服⼒。所以,当那架笨重拙朴的“钢的琴”终于被锻造成可以发出声响的优雅⾦属时,观众听到的不仅仅是⽗爱如⼭的最强⾳,⽽是影⽚所要表达的那份对于⻘春梦想的追求主题如雷贯⽿般深深地嵌⼊观众的⼼⽥。【why+how】
4、从细节⼊⼿评论------评姜⽂电影《阳光灿烂的⽇⼦》
当然,在细节的刻画上也流露着创作者⾯对现实的仓皇失措,以此来表达对充满理想与美好的⻘春时光的依依不舍。【论点】影⽚末尾,“⻢⼩军”终于⿎⾜勇⽓,穿着⽶兰(不可触及的理想)所给的泳⾐,表现出⼀股英雄临赴战场时的霸⽓,升格镜头的运⽤更是将此渲染的淋漓尽致。登上跳
台的“⻢⼩军”以优雅的姿势开始起跳,给观众营造最美不过的期盼。可是,落⽔时的“⻢⼩军”却显得如此的仓皇失措【what】,⾄此影⽚将观众的期盼予以颠覆,形成审美受挫。如此,让观众开始重新思考此所要表
达的意义:登台、起跳时的“⻢⼩军”所处的是⼀种理想的“⻘春”,⽽落⽔则标志着此时“⻢⼩军”已⾯临残酷的现实。【why】于是,我们看到了“⻢⼩军”⼀次次被“踩下⽔”时的⽆⼒、⽆助与⽆奈。⽽这也正诉说着,⾯对现实的⽆可奈何,⽽只能在⻘春年少时才能感受到那份美好与优雅。【how】
6、从艺术特⾊(⻓镜头⼊⼿)-----写贾樟柯电影《⼩武》
⻓镜头的运⽤不仅能够真是记录⼈物的整体的⾏为动作,展现⼈物内⼼的情绪变化,⽽且还能增强电影艺术的真实感,有利于影⽚主旨的表达。【论点】⽚中就是通过运⽤⼀ 个⻓达 5 分钟的⻓镜头的运⽤将⼩武被因有事的警察暂时锁铐电线杆上的过程。【what】其不仅记录出他 们⾏⾛的过程,也将街边的场景及路⼈予以真实的展现,⽽且将⼩武在失去友情、亲情和爱情后的失落与 痛⼼的内⼼世界和情绪予以展现。此时⻓镜头所形成的主客观镜头的转换也将⼈物内⼼的情绪予以外化和 表露。【why】同时,也正是此⻓镜头的运⽤,不仅仅减缓了影⽚的节奏,拉伸了观众观看电影时的⼼理时间,使得观众最终跳出剧情,形成观影过程中的“间离效果”,进⽽引发观众对⼩武失去“所有”的悲苦命运 的关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外,也正是此镜头的运⽤,形成了本⽚三个不同层次上的“看”:第⼀个层 次是,我们观众观看电影中的主⼈公以及街头的群众;第⼆个层次是⼩武在看路⼈,路⼈在看⼩武;第三 个层次是我们在看⼩武和路⼈,以及⼩武和路⼈在看我们,最终形成我们的“⾃看” ---⾃我的反思与内省。【how】
教学点:1个 人气:485
教学点:1个 人气:419
教学点:1个 人气:412
教学点:1个 人气:387
教学点:1个 人气:35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郑州铖艺艺考培训学校”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