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中文系的基础上成立,在原有各学科的雄厚基础上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文学院体量庞大,办学层次多元。现有在职教师11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9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700余人,其中博士生200余人,攻读学位的本科留学生400余人,加上其他各类学生总数超过3000人。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中文系的基础上成立,在原有各学科的雄厚基础上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文学院体量庞大,办学层次多元。现有在职教师11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9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700余人,其中博士生200余人,攻读学位的本科留学生400余人,加上其他各类学生总数超过3000人。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文学院现设有10个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新闻传播学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此外,文学院负责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还设有中国语言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国学经典教育研究推广中心等十多个非实体性研究中心;设有中文教学科研多媒体集成工作室、汉字研究实验室、数字民俗学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
文学院历史积淀深厚。她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文学院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成就突出,实力领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是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首批获得中文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在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的三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排名全国一次排名第一,两次排名第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最前列。目前,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文学院还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国家“985工程”二期项目重点建设单位。
在科学研究领域,文学院整体水平突出。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承担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明代碑刻及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及属性描述”、“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国别研究”、“中国高校弹性学制改革与实践研究”、“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获得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出版学术专著400余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0篇。由我院教授领导下的汉字标准化研究,2013年成功推出了国家规范汉字表。
文学院一直坚持国际化建设和特色发展道路。2010年,依托国家汉办的支持,文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文理学院、当代世界文学杂志社一道,启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工程,在英语世界出版全英文杂志《当代中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许多国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要邀请世界各地著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前来讲学,并派出许多教师前往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从事教学和合作研究。同时文学院还积极走出过门办学,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七届学士学位课程后,从2004年起又开设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课程,深受当地人士欢迎。
目前,文学院正积极筹办海外中文学院,创新海外办学的平台和载体,为把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推向世界和把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引进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注重文学写作和作家培养是文学院的优良传统。2012年,我院校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以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正式成立,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担任中心主任,著名作家贾平凹担任首任驻校作家、著名诗人欧阳江河担任首任驻校诗人。
未来,文学院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学院。坚持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目标,努力建设三个中心:国家语言文字创新和咨询中心、中国文学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心、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推广中心,形成一个以一流中文学科为支撑、三个高端学术文化领域为特色的崭新布局。
教学点:5个 人气:1074
教学点:5个 人气:780
教学点:5个 人气:666
教学点:5个 人气:627
教学点:5个 人气:589
教学点:5个 人气:581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17374980203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广州新东方考试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