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高三,同学们该如何更有效的进行2021高考备考呢?小编整理了《2021高考备考指导:提升三种“力” 学习更自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案例
新学年开学已有一周,身为新一届高三生的小北和小南都遇到了学习瓶颈。小北缺少老师的监督,开始“上课走神下课神走,作业不做考试靠蒙”的生活。小南则是典型的“自己学不学取决于别人学不学”。居家时,小南就一直担心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只有自己学得不好;回到学校后看到同学们埋头苦学的样子,他就更加焦虑,开始“疯狂”学习,可满脑子想的都是“他学得比我多、学得比我快”,根本看不进去书。
分析
小北是非常典型的“不自律”,需要外部的监督和控制,一旦失去外部管制就会松懈。小南则是容易被忽视的“假自律”,看上去学习很自律,可他学习的原因是害怕“被同学比下去”,只有当他觉得自己落后时才会去学习。“假自律”的考生会经常处于“落后感”激发的焦虑、恐惧情绪中。这些情绪又会损害认知功能,导致学习效果差,从而更担心被同学超过,进一步激发更严重的焦虑和恐惧,形成恶性循环。大家还可能在“假自律”的掩饰下忽视真正的问题——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错过改善的时机。
心理学家Tim Urban发现,我们的大脑有两套系统:理性决策系统和即时满足系统。前者让人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不断努力,后者使人享受当下的快乐。当理性决策系统足够强大时,我们就能无视享乐,甚至忍受痛苦,不断努力。理性决策系统由目标驱动,因此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时,理性决策系统就会弱化,就会像小南或小北一样,需要激发恐惧情绪来调动理性决策系统,被动前行;要不就被即时满足系统接管,泡在手机里,放弃学习。
支招
要想自主、自律学习,高考生要提升以下三种“力”:
定向力
考生要找到内心的渴望。学习不是目的,高考不是终点,它们只是你满足渴望、实现理想的过程和途径。只有真正的理想能够激发强烈的意愿,增强理性决策系统。因此,考生可以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并梳理答案:高考考好后生活是什么样的?其中哪些让我感到有意义、有价值?我理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理想遥远而虚幻,很难长久支撑理性决策系统。考生还要用一些方法将理想清晰化,越生动的画面和体验越能带来强烈的渴望。可以用文字、绘画或视频的形式将理想记录下来,越具体、越生动越好;还可以创造条件去体验理想,例如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
驱动力
高考生要将理想目标化、具体化。美好的理想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目标化就是将头脑层面的理想转化为可执行、可操作的过程。举个例子:某位考生渴望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帮助,通过疫情期间的体验和思考,他将“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作为目标,要读医科大学,在未来一年中,他在不同学科上各需要提升一定分数,每科的提分方法分别是……通过分解,这位考生从此刻开始就能采取行动。
给即时满足系统一点甜头,将享乐变为动力。有意识地在学习过程中释放,能够整合理性决策系统和即时满足系统,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喜欢古诗词的考生可以在每次做数学题后朗读两首诗,喜欢几何证明题的考生可以在背完单词后刷两道题……
意志力
从小事做起,锻炼意志力。学习很辛苦,因此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意志力帮助自己坚持下去。心理学研究发现,意志力是可以迁移的,即我们在别的领域获得的意志力可以运用到学习中。因此,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找一些不太费力的小事去坚持完成,例如每天坚持跑步或做家务半小时,锻炼意志力。
保持体力,减少不必要的意志力消耗。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耗费大量意志力去完成一项任务后,完成下一项任务的意志力和坚持性就会下降。考生也体验过,在校考试一整天后,回到家里很难坚持长时间学习。因此,考生要有意识地识别和减少非必要的意志力损耗活动,如长时间玩游戏等。
减少外部干扰,创建有利环境。因此,大家要净化学习环境,不要经常刺激即时满足系统。考生可以简化自己的书桌,桌面上只摆放此刻需要的课本和用具;将手机等分心物暂时交给家长保管;在共享自习室等学习氛围浓重的地方学习。
教学点:19个 人气:896
教学点:19个 人气:706
教学点:19个 人气:617
教学点:19个 人气:605
教学点:19个 人气:599
教学点:19个 人气: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