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对“情感”的分析、鉴赏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一起来看看情感、主旨型高考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答题模板,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提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
金陵望汉江
唐·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锦囊之一
巧借注释提示 领悟诗人情感
注释是一种提示,或者说是一种暗示,是命题者降低命题难度的一种方法。利用好试题注释提供的信息,是一种解题技巧。
分析典故中的情感,就表达的旨意来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典言志,一种则是借典翻新。
借 典 言 志
“借典言志”,就是化用典故,借古喻今,借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这类试题常常要求考生分析诗人的用典技巧,以及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面的例子,要求分析诗中化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的情感,乍看有一定的难度,细看却不难发现解题的奥秘。这里的秘诀便是“巧借注释提示,领悟诗人情感”。考题附注说,“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两句,是借《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任公子设喻。任公子无须垂钓,是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个比喻是说天下归一,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诗的前八句,是由眼前景物引出的历史回顾:长江绵延曲折,奔流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曾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自六代帝王(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曾建都于南京,史称南朝六朝)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唐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已是垂衣拱手而治。因而,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须沧海垂钓,可以罢竿了。读懂全诗,再重点揣摩已作注的典故,便不难理解结尾二句流露出的感情:一是对大唐君王的歌颂,一是以“任公子”自况,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答案】9.作者以水中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答题要点:
一是揣摩意象。我们鉴赏古诗词的第一步就是通过阅读作品,进而把握作品中的文学形象,这个形象在诗词中一般叫作意象,它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因此,意象是寄托着诗词人特定情感的载体,反复揣摩意象,能获得打开诗词人情感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是抓情感词。这里的`情感词是带有作者明显感情倾向的词语,如明显揭示作者喜怒哀乐的词语。有时我们鉴赏诗歌感觉山穷水尽疑无路,实在没有突破口,这时我们不妨留意情感词,在情感词的牵引下去综观全诗,用心领会,这样我们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地鉴赏诗歌了。
三是抓关键处。关键处往往是鉴赏诗词时必须要攻克的战略高地,忽视了关键处就很难正确的鉴赏诗词。诗词中的关键处指能醒目揭示诗词主旨、情感变化的句子或词语,诗词的题目,诗词的注解等。在这里笔者仅分析诗词的题目和注解。因为考生合理利用标题提供的信息,就能了解诗词的结构或主旨;合理利用注释就能理解诗词的背景或写作目的等。
教学点:4个 人气:731
教学点:4个 人气:319
教学点:4个 人气:278
教学点:4个 人气:277
教学点:4个 人气:237
教学点:4个 人气: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