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以" 句式
这种句式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凭什么”或“根据什么”。例如:“何以言之?”(《赤壁之战》)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凭什么这么说?”
二、 "然则" 句式
“然则”用在句中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既然如此,那么……”。例如:“然则何时而乐耶?”(《愚公移山》)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三、 "有所" 和 "无所" 句式
“有所”和“无所”都表示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情况。其中,“有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的人、事、物”;“无所”则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的人、事、物”。例如:“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死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事情,所以有些灾祸我是不会躲避的。”
四、 "之谓也" 和 "其之谓也" 句式
这两种句式都用于总结性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就是……”或“大概说的就是……”。例如:“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论语·子罕》)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诗经》中说:别人有心思,你要去猜度他。这就是夫子的说法。”
五、 "安乎(哉、也)?" 句式
这种句式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或“为什么呢?”。例如:“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怎么能让纯洁无瑕的东西,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呢?”
六、“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8.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七、“……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4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应指出的是,“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如“何所不诛”,即为“所不诛(者)何”,意思是“所不诛灭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都能诛灭”。可见,“何所……”形式,是谓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解析。掌握这些固定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教学点:8个 人气:82
教学点:8个 人气:77
教学点:8个 人气:74
教学点:8个 人气:71
教学点:8个 人气:64
教学点:8个 人气: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