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征集志愿是本批次考生最后一次机会,因此一些上一批次未被录取,此前未填报本批次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抓住这一机会。但部分家长会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征集志愿的认知误区
1. 征集志愿的院校招生数量少,就一定难上?
征集志愿招录的学生数量一般会非常少,大部分是1-10人之内。面对这一现实,很多考生都会怯步,觉得自己希望不大,还不如放弃。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院校招生人数少?是专业冷门、地域偏远、还是学费高昂等。但这些都是别人的原因,不一定是你要放弃的原因。
2. 征集志愿的院校地理位置都比较偏远?
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考生不熟悉的高校,确实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但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其实每年都有区别。
3. 征集志愿是否影响下一批次的填报?
有部分父母担心孩子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其实高招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
4. 征集志愿的院校都很“差”?
征集志愿的产生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院校没招满人数,所以进行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和考生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思维——“这个高校连人数都没有招满,肯定不太好。”故而,放弃这次征集志愿的机会。但真相是,由于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政策的变化,一些很好的高校和专业也会参加征集志愿。
5.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有一些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往往会以高校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录取分数为参考来填报。其实,这是非常有风险的。因为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报考考生的成绩构成与参加征集志愿阶段考生的成绩构成差异比较大。
正常投档录取时,考生是参考某高校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来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分数构成更多变,有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因为分数太低而未被投出的,这些考生都可能填报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来参考并不合理。
6.征集志愿的分数线会降低
征集志愿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首次集志愿时,一般分数不会有变化,二次征集可能会有降分征集志愿,所以没上批次的同学也不要放弃征集志愿的机会。
当然,降分也并不意味着考生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就一定能够被录取,这还是与征集志愿填报人数的多少有关,当报考征集志愿的考生数量大大超过院校缺额计划数时,院校不再进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也会上涨。
教学点:1个 人气:333
教学点:1个 人气:291
教学点:1个 人气:222
教学点:1个 人气:166
教学点:1个 人气: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