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际法
胡文仲教授指出:"文化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文化是无所不在的。因此,不能认为文化只能在高年级讲,但另一方面,文化也决不是不分阶段的,也就是说,学生一接触到外语,就立即被灌输了许多文化知识。一般来说,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文化变得更加重要,文化教学的比重也会增加"。
在比较邓小平目前在美国80年代中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中国出版的各种跨文化教材时,他认为许立生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入门》贯彻了互动式教学原则,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实例,使教材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然而,对学生来说,组织活动有时并不容易。克服这一困难的方法是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相互协商,从而提高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敏感性。
他认为,也可以使用含有文化冲突和跨文化交流内容的电影。可以组织学生先观看整部电影,然后将电影分成几个部分,教师就每个部分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由教师做总结。
交际法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交际的意图,通过交际活动,学生使用了大量的语言,如玩游戏、扮演角色和解决问题。
交际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真实的材料,如果为学生提供了解母语者语言的机会,那是最好的。最后,交际法更强调学生之间的小组互动,以便让每个学生都有最多的机会交流思想。
2. 对比法
成立于1964年的国际应用语言学组织(ALLA)的中心任务之一是研究对比和外语教学。格哈德-尼克尔认为,"理论和应用对比语言学都能为改善外语教学做出贡献。在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方面,应用对比语言学在成人教学中的影响可能会比儿童教学中的影响大,因为在教授成人时可以更多地依赖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对比语言学适用于所有年龄层次的外语教学"。对比语言学研究为外语教学服务的主要任务是:(1)找出两种语言因其差异而产生的教学困难;(2)研究母语对教学的干扰和消除干扰的方法;(3)研究教学中运用对比的范围、具体内容和方法,为编写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提供素材和依据。
3.自觉实践法
自觉实践法理论的创始人是苏联的语言学家谢尔巴、波利万诺夫等。自觉实践法是以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学说为基础,从高级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掌握母语的过程是一个以母语为基本内容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过程。学习外语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在这里,学生利用与新旧第二信号系统相同的因素进行正迁移,利用不同的因素进行负迁移。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就能自觉地进行正迁移,抵制负迁移,就能自觉地根据外语的特点正确对待它,正确地学习和使用它。
"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和 "在理解基础上的模仿 "是该派的两个重要教学原则,而比较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对比,增强学生对外语事实和学习的 "自觉性"。在此前提下,经过大量的练习,达到最后自动化的“直觉掌握”外语的目的。
教学点:2个 人气:291
教学点:2个 人气:277
教学点:2个 人气:250
教学点:2个 人气:241
教学点:2个 人气:213
教学点:2个 人气:20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济南日韩道培训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