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来源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茶艺,但是大部分都不知道茶道的来源和讲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茶道的来源吧。
茶道的来源?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茶道形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期间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茶道是有着一定的形式的,茶道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究竟茶道的形式如何分类?较多的是以茶道实践的主体划分为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也有以茶为主体分划为乌龙茶道、绿茶茶道、红茶茶道、花茶茶道等,有将茶道划分为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风雅类茶道、技进类茶道,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茶道,还有把茶道分为表演型茶道和非表演型茶道,不一而足。
何为宫廷茶道?唐朝宫廷饮茶不同于宋朝,宋朝宫廷饮茶不同于明朝,唐煎、宋点、明清泡,宫廷茶道所指又为何?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亦是同样,所指含糊。同是点茶道,为何在宋徽宗那里就成了宫廷茶道?到了苏轼那里又变成了文士茶道?而到了佛徒、道士那里又变成了宗教茶道?到了渔樵耕夫那里就成了民间茶道?如果是这样,岂不是到商人那里就成为商人茶道,到士兵那里就成为武士茶道?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形成过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这些流派,这些流派都是今人的杜撰和想当然,毫无根据。不同的茶类、同类而不同品种的茶可以有相同的习茶法,又岂能以茶来划分茶道形式?茶道的宗旨在于修心养生,体道悟道,一句话,在于修行,舍修行则无茶道。茶艺是茶道的载体和基础,舍茶艺则无茶道。茶道是综合艺术,是风雅艺术,茶道中无疑含有习茶技艺,任何茶道都理所当然地包含了修行、茶艺、风雅、技进的因素,因而所谓的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风雅类茶道、技进类茶道的划分显然是牵强附会。
茶道的形式如何划分
在茶道的构成四要素中,不同类型的茶道对修行、环境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茶艺和礼法。茶道的不同,首先是其茶艺的差异,其次是礼法的差异。因此,茶道形式划分类的原则是依茶艺的不同而划分,第二原则是在同一类茶道形式中,再依礼法的不同并结合个人风格来划分不同的流派。
丁以寿提出:“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茶道形式的划分首先应根据茶艺来划分,依据茶艺,中国历史上先后形成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这里也可借鉴日本的例子,日本茶道可谓流派众多,但其茶道形式的划分,不外乎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类。日本抹茶道的茶艺本于中国点茶,日本煎茶道的茶艺本于中国泡茶。
从历史上看,中华茶道有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大类别。但中国的煎茶道亡于南宋后期,点茶道亡于明朝后期,唯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道流传至今。无论是煎茶道,还是点茶道,在中国历史上都未曾形成流派、支派。只有流行于闽粤台地区的工夫茶道,可以勉强称之为泡茶道中的一个支派。
晚明以来的中华茶道唯以泡茶道的形式流传,中华茶道在当代走上复兴之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泡茶道流派。
总结
茶文化不仅是我们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缩影,也是我们品质的缩写,喝茶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修身养性,让我们享受慢生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四川时尚职业培训学校”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