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会计主体包括哪些内容是什么?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基本假设(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之一,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这个“特定对象”就是会计主体。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实务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sr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3、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内容。
会计实操流程包括从原始单据的认识、制作原始单据、审核查验原始单据、制作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生成财务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流程。
会计实操适合于会计入门学员和会计能力需要提升的会计人员。会计入门学员缺少相关的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学习会计实操主要就是提升会计实际工作能力,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
1、会计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会计职能和假设;理解会计等式;掌握会计六要素;掌握借贷记账法;掌握会计科目及账户;运用试算平衡法等;
2、财务处理流程
了解会计工作环节;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方法;掌握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掌握会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掌握财务报表的填制等
3、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流程;掌握各环节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通俗易懂:知识点重点,难点着重讲解,结合具有代表型的企业实际案例讲授;
授课:资深财务实战讲师亲临授课,互动交流分享。
会计理论和实战技能相结合,提高会计做账熟练度和速度,多行业账目实战演练,掌握更多行业账目做账技巧和方法,能够适应更多企业的会计工作。
会计主体的哲学思考:
在哲学认识论中,主体是表示人与外部世界活动关系的观念,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指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指以社会联系存在的社会人。其属性及主要特征:
1、能动性: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并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变革的发动者和承担者。
2、社会性: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变革时,与社会结成了广泛的联系(社会关系),因而吸取了社会所赋予的品格和力量。
3、实践性:只有进入实践活动的事物,方能构成主、客体关系,否则,主、客体只是各自孤立的,互不相干的个别事物。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称之为人性,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这段话一方面讲了人与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到了主体性最根本的内涵。
首先,主体是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只有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认知和审美主体。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主体性的内涵。陈先达认为,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但他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教学点:1个 人气:259
教学点:1个 人气:244
教学点:1个 人气:226
教学点:1个 人气:215
教学点:1个 人气:210
教学点:1个 人气:20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6-303-880
川ICP备07505283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佛山正保会计学校”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